作业帮 > 生物 > 作业

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 ..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生物作业 时间:2024/06/11 06:46:22
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 ..
(07江苏生物)41.(6分)“标志(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n)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1hm=10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
初次捕获数32,标记数32;再次捕获数36,再次捕获的标记数4.
要理由
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高,为什么?
由种群密度N=M*n/m
可知由于被捕捉一次之后若田鼠更难捕捉
则m减少(因为不容易被捕)
因此N增大(m在分母上!)
大于实际的种群密度
类似地,如果有些动物在捕捉一次后更容易捕捉
则m增大,因此N减小
小于实际的种群密度
不过现在的技术手段已经可以消除这些误差了
有疑问我们再一起探讨~
再问: 可是如果更难捕捉的话,说明标记的那些田鼠不容易捕捉,那么说明n/m偏小不是么
再答: 不是这样的 没被捕捉过得田鼠并不难捕捉 而重捕样本中标记了的才难捕捉 设n=p+m p是重捕个体中先前未捕获的 m是重捕个体中先前捕获过的 n/m=1+p/m 在任何一次捕捉中,p都是不变的(因为这些田鼠不受捕捉的影响) 而m受到捕捉的影响 所以会使N偏大或偏小~ 能明白吗?不明白我们继续探讨~
再问: = =悬赏分给你你能不能加我为好友?我还是不懂
再答: 行~发私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