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帮我总结《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古今异议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02 12:45:10
帮我总结《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古今异议
精卫填海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无上限越多越好,明天要交,谢谢.
多了+5分
①发鸠(ji )之山:山名,旧说在今山西省长子县西.②柘(zh )木:柘树,桑树的一种.③文首:头上有花纹.④其鸣自洨(xi o):它的叫声很像自己呼叫自己.⑤少女:小女儿.⑥堙(y n):填塞,堵塞.
①夸父:《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有一个“博父国”.前人考证,“博父”就是夸父,是一个善跑的巨人.②逐走:追赶赛跑.③入日:进入太阳光圈.④河、渭:指黄河与渭水.⑤大泽:神话里的大湖,传说在山西雁门山北,纵横千里.⑥邓林:清代毕沅注释《山海经》说“邓林即桃林,邓桃音相近”.《列子·汤问》记载:“邓林弥广数千里焉.”即河南、河北、安徽三省交界的大别山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