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休谟的不可知论观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02 20:07:09
休谟的不可知论观点
一.休谟的不可知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休谟是十八世纪英国近代不可知论的主要代表.他继承了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他认为外在世界是否存在是不可知的,他把世界的一切归结为主观现象或经验,否认心理活动的客观来源和生理基础,提出不可知论.
休谟接受了贝克莱“认为一切知识都以经验为来源,而经验是没有客观内容的.因此,在心灵面前,除了知觉以外,就再也没有任何事物了”的观点.不过,休谟认为贝克莱的观点不够彻底,因为贝克莱一方面断言事物不过是感觉和感觉的集合,感觉之外无事物;但在另一方面,他又肯定了精神实体(例如自我——感觉者)的存在,而精神实体是在感觉以外的.休谟指出,贝克莱在这里是不能自圆其说的.休谟认为既然一切都是感觉,那么,感觉以外的任何东西,无论是物质实体,还是精神实体,都是不能肯定它是否存在的.因为要肯定它的存在,就必须越过感觉、知觉的范围之外.而人是不能越过这个范围的.由此,休谟得出这样结论:世界上存在的只有心理的知觉、感觉,此外是否有真实的存在,那是不可能知道的.休谟的这种观点,我们叫做“不可知论”.
休谟的不可知观点是彻头彻尾的,他不仅怀疑客观实体在物质上的存在;同时也怀疑它在精神上的存在.所以,照他看来,神的本质、特征、能力、作用等,都是我们所不能证明的,我们的心根本就做不到这件事情.
休谟的不可知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物质对象和上帝是否存在不可知,他把认识完全局限在经验的范围内,认为人不仅不能感知和证明物质实体的存在,也不能感知和证明精神实体(包括上帝)的存在.康德承认物质的存在,但是又认为刺激人们的感官而引起感觉的物质的本来面貌是不可认识的;作为一切精神现象最完整的统一体的灵魂、作为一切物理现象最完整的统一体的世界和作为最高统一体的上帝,都不是认识的对象,而属于信仰的领域.另一个是关于经验之间因果关系(或普遍必然规律)是否存在不可知.关于物质的存在不可知,这是继承了贝克莱的思想,而后一个不可知是他的创见,它对康德哲学和现代科学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休谟认为:我们相信因果关系存在是非理性的,因为归纳得不出普遍必然规律; 现实中我们相信因果关系,比如火使人温暖,水使人清醒,是因为不这样就要吃苦头; 但是从理论上看,我们的理性无论如何也得不出普遍必然因果关系.他写道:“关于原因与结果我们的一切推论无非是由习惯来的;信念与其说是我们天性中思考部分的行为,不如说是感觉部分的行为比较恰当.”
休谟继承了“贝克莱否定洛克世界构成要素中的物质存在”的观点,并进一步阐释自己新的不可知论的观点,他不仅怀疑物质存在、也怀疑上帝存在.不过他不是像贝克莱那样断然否定物质存在,而是说物质存在与否不可知.如果说贝克莱的不可知论是要论证上帝的存在,那么休谟的不可知论则是怀疑经验以外的任何“实在”的,这种彻底的怀疑论,连“上帝”乃至“自我”这样的存在都在怀疑之列.这种彻底的怀疑论,其实正是彻底的经验论;相形之下,过去的经验论都是不彻底的.可以说,休谟才是最早一个“拒斥形而上学”的哲学家.实际上,休谟所提出的下面这个问题,从此成为哲学史上最引人入胜、以至于成为此后哲学发展的一大动力的课题:“我们借什么论证能够证明人心中的知觉是由和它们相似(如果这是可能的)而实际完全差异的一些外物所引起呢?” (休谟 《人类理解研究》 第135页)许多哲学家力图回答它并自以为回答了它,其实这个问题至今仍然是一个问题(关于“实践”是否证明“实在”,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再问: 我要考试,想要些具体观点,是考马元
再答: 休谟认为神的本质、特征、能力、作用等,都是我们所不能证明的,我们的心根本就做不到这件事情。 休谟的不可知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物质对象和上帝是否存在不可知,另一个是关于经验之间因果关系(或普遍必然规律)是否存在不可知。关于物质的存在不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