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的哪一个?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01 06:58:20
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的哪一个?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太平洋南起南极地区,北到北极,西至亚洲和澳洲,东界南、北美洲.约占地球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其面积,不包括邻近属海,约为一亿六千五百二十五万平方公里.是第二大洋大西洋面积的2倍,水容量的2倍以上.面积超过包括南极洲在内的地球陆地面积的总和.平均深度(不包括属海)4280 米.西太平洋有许多属海,自北向南为白令海、鄂霍茨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东亚大河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和湄公河均经属海注入太平洋.西经150o以东的洋底较西部平缓.西太平洋水下600米以上的海脊在有些地方形成群岛.自西北太平洋的阿留申海脊向南延伸到千岛群岛、小笠原群岛、马里亚纳、雅浦和帕劳;自帕劳向东延伸至俾斯麦、所罗门群岛和圣克鲁斯;最后由萨摩亚群岛向南至汤加、克马德克、查塔姆和麦夸里.由于北部陆地与海洋的比例高于南部,以及南极洲陆地冰盖的影响,北太平洋的水温高于南太平洋.赤道附近无风带和变风带海水的含盐量低于信风带.对太平洋垂直海流影响最大的是南极大陆周围生成的冷水.极地周围密度大的海水下沉,然后向北蔓延构成太平洋大部分底层.深层冷水在西太平洋以比较鲜明的洋流自南极洲附近向北流往日本.该深海主流的支流以携冷水流向东然后在两半球均流向极地.深海环流受邻近洋流会聚区表层海水下沉的影响.在太平洋热带会聚区分别在南北纬35o至40o之间,距赤道越远海水下沉的深度越大,最重要的会聚区在南纬55度至60度之间.
【分类概况】
位置
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美洲、北美洲之间.
面积
南北长约15 900千米,东西最大宽度约19 900千米,面积17 968万平方千米.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49.8%,占地球总面积的35%.太平洋是地球上四大洋中最大、最深和岛屿、珊瑚礁最多的海洋.
范围
太平洋西南以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至南极大陆的经线与印度洋分界,东南以通过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的经线与大西洋分界,北经白令海峡与北冰洋连接,东经巴拿马运河和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沟通大西洋,西经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通印度洋,总轮廓近似圆形.
深度
平均深度为4 028米,最大深度为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 034米,是目前已知世界海洋的最深点.
地理分区
太平洋通常以南、北回归线为界,分南、中、北太平洋,或以赤道为界分南、北太平洋,也有以东经160°为界,分东、西太平洋的.北太平洋:北回归线以北海域,地处北亚热带和北温带,主要属海有东海、黄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中太平洋:位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处热带,主要属海有南海、爪哇海、珊瑚海、苏禄海、苏拉威西海、班达海等.南太平洋:南回归线以南海域,地处南亚热带和南温带,主要属海有塔斯曼海、别林斯高晋海、罗斯海和阿蒙森海.
国家和地区
太平洋地区有30多个独立国家,以及十几个分属美、英、法等国的殖民地.
【自然环境】

岛屿
太平洋约有岛屿一万个,总面积44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岛屿总面积的45%.大陆岛主要分布在西部,如日本群岛、加里曼丹岛、新几内亚岛等;中部有很多星散般的海洋岛屿(火山岛、珊瑚岛).
海底地形
可分为中部深水区域、边缘浅水区域和大陆架三大部分.大致2 000米以下的深海盆地约占总面积的87%,200~2 000米之间的边缘部分约占7.4%,200米以内的大陆架约占5.6%.北半部有巨大海盆,西部有多条岛孤,岛弧外侧有深海沟.北部和西部边缘海有宽阔的大陆架,中部深水域水深多超过5 000米.夏威夷群岛和莱恩群岛将中部深水区分隔成东北太平洋海盆、西南太平洋海盆、西北太平洋海盆和中太平洋海盆.海底有大量的火山锥.边缘浅水域水深多在5 000米以上,海盆面积较小.
火山与地震
全球约85%的活火山和约80%的地震集中在太平洋地区.太平洋东岸的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和太平洋西缘的花彩状群岛是世界上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活火山多达370多座,有“太平洋火圈”之称,地震频繁.
气候
太平洋有很大一部分处在热带和副热带地区,故热带和副热带气候占优势,它的气候分布、地区差异主要是由于水面洋流及邻近大陆上空的大气环流影响而产生的.气温随纬度增高而递减.南、北太平洋最冷月平均气温从回归线向极地为20 ~16℃,中太平洋常年保持在25℃左右.太平洋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为1 000~2 000毫米,多雨区可达3 000~5 000毫米,而降水最少的地区不足100毫米.北纬40°以北、南纬40°以南常有海雾.水面气温平均为19.1℃,赤道附近最高达29℃.在靠近极圈的海面有结冰现象.太平洋上的吼啸狂风和波涛汹涌很是著名.在寒暖流交接的过渡地带和西风带内,多狂风和波涛,太平洋北部以冬季为多,南部以夏季为多,尤以南、北纬40°附近为甚.中部较平静,终年利于航行.
洋流
太平洋洋流大致以北纬5-10°为界,分成南北两大环流:北部环流顺时针方向运行,由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组成;南部环流反时针方向运行,由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秘鲁寒流组成.两大环流之间为赤道逆流,由西向东运行,流速每小时2千米.
潮汐
多为不规则半日潮,潮差一般为2-5米.
【海洋资源】
太平洋生长的动、植物,无论是浮游植物或海底植物以及鱼类和其它动物都比其它大洋丰富.
渔业
太平洋浅海渔场面积约占世界各大洋浅海渔场总面积的1/2,海洋渔获量占世界渔获量一半以上,秘鲁、日本、中国舟山群岛、美国及加拿大西北沿海都是世界著名渔场.盛产鲱、鳕、鲑、鲭、鳟、鲣、沙丁鱼、金枪鱼、比目鱼等鱼类.此外海兽(海豹、海象、海熊、海獭、鲸等)捕猎和捕蟹业也占重要地位.矿物资源 近海大陆架的石油、天然气、煤很丰富,深海盆地有丰富的猛结核矿层(所含锰、镍、钴、铜四种矿物的金属储量比陆地上多几十倍至千倍),此外海底砂锡矿、金红石、锆、钛、铁及铂金砂矿储量也很丰富.
【交通运输】
航运
太平洋在国际交通上具有重要意义.有许多条联系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重要海、空航线经过太平洋;东部的巴拿马运河和西南部的马六甲海峡,分别是通往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捷径和世界主要航道.海运航线主要有东亚-北美西海岸航线、东亚-加勒比海、北美东海岸航线,东亚-南美西海岸航线,东亚沿海航线,东亚-澳大利亚、新西兰航线,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东、西海岸航线等.太平洋沿岸有众多的港口. 纵贯太平洋的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船只由西向东越过此线,日期减去一天;反之,日期便加上一天. 海底电缆 太平洋第一条海底电缆是1902年由英国敷设的,1905年美国在太平洋也敷设了海底电缆.目前加拿大至澳大利亚,美国至菲律宾、日本及印度尼西亚,香港至菲律宾与越南,南美洲沿海各国之间都有海底电缆.近年在太平洋上空开始利用人造通讯卫星进行联系.
【得名历史】
太平洋一词最早出现于16世纪20年代,它是由大航海家麦哲伦及其船队首先叫开的.1519年9月20日,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270名水手组成的探险队从西班牙的塞维尔启航,西渡大西洋,他们要找到一条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新航路.12月13日船队到达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湾稍作休整后,便向南进发,1520年3月到达圣朱利安港.此后,船队发生了内讧.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麦哲伦镇压了西班牙船队发起了叛乱,船队继续南下.他们顶着惊涛骇浪,吃尽了苦头,到达了南美洲的南端,进入了一个海峡.这个后来以麦哲伦命名的海峡更为险恶,到处是狂风巨浪和险礁暗滩.又经过38天的艰苦奋战,船队终于到达了麦哲伦海峡的西端,然而此时船队仅剩下三条船了,队员也损失了一半.
又经过3个月的艰苦航行,船队从南美越过关岛,来到菲律宾群岛.这段航程再也没有遇到一次风浪,海面十分平静,原来船队已经进入赤道无风带.饱受了先前滔天巨浪之苦的船员高兴地说:“这真是一个太平洋啊!”从此,人们把美洲、亚洲、大洋洲之间的这片大洋称为“太平洋”.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和最深的洋,原面积1亿8,130万平方公里,在南极洋成立后,面积调整为1亿5,555万7千平方公里,平均深度4028米,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34米.从赤道南北分为北太平洋和南太平洋.它从美洲西岸一直延伸到亚洲和澳洲的东岸. 它同时是岛屿、海湾、海沟和火山地震分布最多的海洋.
世界上的海洋分为五部分,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洋、北冰洋.现在太平洋是最大的洋.不过美洲大陆和亚洲大陆正在以每年 1-2厘米的速度靠近.所以太平洋正在变小,相应大西洋正在变大.
【形成历程】
太平洋的形成太平洋是当代地球上最大的构造单元,与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相比,它有着许多特有的、与众不同的演化史,如环太平洋的地震火山带、广泛发育的岛弧--海沟系、大洋两岸地质构造历史的显著差异……这就使许多人相信,太平洋可能有着它与众不同的成因.长期以来,科学家们提出过许多关于太平洋成因的假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9世纪中叶,乔治·达尔文(1879年)提出的“月球分出说”.
达尔文认为,地球的早期处在半熔融状态,其自转速度比现在快得多,同时在太阳引力作用下会发生潮汐.如果潮汐的振动周期与地球的固有振动周期相同,便会发生共振现象,使振幅越来越大,最终有可能引起局部破裂,使部分物体飞离地球,成为月球,而留下的凹坑遂发展成为太平洋.由于月球的密度(3.341克/立方厘米)与地球浅部物质的密度(包括地幔的顶部橄榄岩层在内的岩石圈的平均密度为3.2-3.3克/立方厘米)近似,而且人们也确实观测到,地球的自转速度有愈早愈快的现象,这就使乔治·达尔文的“月球分出说”获得了许多人的支持.然而,一些研究者指出,要使地球上的物体飞出去,地球的自转速度应快于 24/17小时,亦即一昼夜的时间不得大于1小时25分.难道地球早期有过如此快的旋转速度吗?这显然很难令人相信.再者,如果月球确是从地球飞出去的,月球的运行轨道应在地球的赤道面上,而事实却非如此.还有,月球岩石大多具有古老得多的年龄值(40亿-45.5亿年),而地球上已找到的最古老岩石仅 38亿年,这显然也与飞出说相矛盾.终于,人们摒弃了这种观点.20世纪50-60年代以来,由于天体地质研究的进展,人们发现,地球的近邻——月球、火星、金星、水星等均广泛发育有陨石撞击坑,有的规模相当巨大.这不能不使人们想到,地球也有可能遭受到同样的撞击作用.
1955年,法国人狄摩契尔最先提出,太平洋可能是由前阿尔卑斯期的流星撞击而成的.并且他认为这颗流星可能原是地球的卫星,直径几乎为月球的两倍.可惜没能提出足够的证据.众所周知,月球上没有活跃的构造活动,陨石撞击作用是月壳演化的主要动力.月海是月球早期小天体猛烈轰击形成的近于圆形的洼地,其底部由稍后喷溢的暗色月海玄武岩所充填.最大的月海——风暴洋面积达500万平方公里.将太平洋与月海相对比,可以看到如下共同特征:
1.月海在月球上的分布是均匀的,集中在月球正面的北半球;太平洋也偏隅于地球一方,这反映了早期撞击作用的随机性.
2.月海具有圆形的外廓,并比月陆平均低2-3公里;太平洋也大致呈圆形,比大陆平均低3-4公里.
3.地球的大陆由年代较老、密度较小的硅铝质岩石构成,而海洋则由年代较轻、密度较大的玄武质岩石组成,月球也是这样,月海也由年龄较小的玄武岩组成.
4.地球上的地壳厚度较大,介于30-50公里,洋壳较薄,一般为5-15公里;月球也有类似的情况,月陆壳一般厚40-60公里,月海壳则一般小于20公里.
5.重力测量证明,月海具有明显的正异常;太平洋的情况比较复杂,但比周围大陆具有较高的重力值.
6.月海周围有山链环绕,而太平洋周围也有山链.
7.在太平洋底发现有边缘和中央海岭,而在一些较大的月海中也同样可见有堤形的隆起.分布于月海中央和边缘.
8.太平洋东部具有以岛弧、边缘海组成的,从洋壳过渡为陆壳的过渡区,在一些月海边缘也可见有所谓“类月海”的过渡区.当然,与月海相比,太平洋也有一些月海所没有的其他特征.如构造岩浆活动,反映海底扩张的海底磁性条带,还有在太平洋周围的山链上可见明显的多旋迥褶皱构造和花岗岩浆活动,而月球上没有.
诸如此类的差别,专家以为乃系地球具有比月球大得多的质量和体积的缘故.综上所述,太平洋是在地球早期形成的巨大撞击盆地.但在漫长的地史时期中,它经历了多次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