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距地面20——35千米出的大气层里有一个“臭氧层”,它集中了地球上臭氧的( 填)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11 00:06:37
距地面20——35千米出的大气层里有一个“臭氧层”,它集中了地球上臭氧的( 填)
有A 50% B 70% C 80% D 90% 四个选项选一个
D
臭氧是我们日常呼吸的氧气的“同胞兄弟”,不过它是由三个氧原子组成的.在一般温度下,为气体状态,呈浅蓝色.它在大气中属微量气体,总量只占大气总量的0.4%,而且90%以上集中在10~50公里的高层大气之中.然而,臭氧层在大气中却是极其脆弱的一个气体薄层,尽管全球大气中臭氧总量约有30亿吨,可是如果在0℃的温度下,沿着垂直方向将大气中的臭氧以一个大气压的压力全都压缩到一起,其总厚度只有3毫米左右.虽然臭氧层在大气层中的“地位”极低———不到1%,它却吸收了99%以上的太阳紫外线,堪称地球的天然屏障.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特别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由于人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氯氟烃,一种是哈隆,灭火剂的主要原料;一种就是氟里昂,主要用作制冷剂、喷雾剂、电子元件清洗剂,这些物质出现在空调、冰箱上,导致地球上空的臭氧层变薄,严重地危害了人类自身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安全.
据观测,目前臭氧层破坏比较严重的地方在地球的“三极”上,即北极度地区、南极度地区和青藏高原的上空.而地球上的这“三极”自然条件恶劣,人烟稀少,当地人们向大气中所排放的氯氟烃数量有限,为什么“三地”上空臭氧层所受的破坏反而比较严重呢?
原来包围在地球周围厚厚的大气层,在垂直方向上可以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臭氧层就位于平流层当中.对流层是高度最低的一层,它和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人类在向大气中排放的有害气体首先进入到该层当中.它的高度就是该层空气对流运动所能到达的顶端,因而其高度随纬度和地势高低而变化;赤道地区因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空气对流运动旺盛,因而对流层较高;两极地区因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空气对流运动较弱,对流层较低;南极相对于北极更冷一些,因而其对流层就更低;青藏高原虽然纬度不是很高,但由于它作为“世界屋脊”的较高的地势,使其表面温度降低,空气对流运动不够旺盛,因而对流层也较低.正是由于“三极”地区上空的对流层也较低,相应的平流层的高度也随之降低.人们向对流层大气中排放的氯氟烃会随着大气的环流运动而到达“三极”地区的上空,正是因为“三地”的平流层较低,所以氯氟烃能到达平流层中而破坏臭氧层.实际的观测结果也最低,臭氧层破坏最为严重,已经出现了臭氧空洞;北极度地区臭氧层破坏较南极地区轻一些,青藏高原地区臭氧层破坏较北极度地区又轻一些.
距地面20——35千米出的大气层里有一个“臭氧层”,它集中了地球上臭氧的( 填) 距地面15到50千米度高度的什么层,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就是臭氧层.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一个关于臭氧的问题近20年来南极的上空出现了臭氧空洞.臭氧空洞是地球周围大气层的臭氧层破坏而造成的.在离地面20—25公 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气层中含量极少,在离地面约25公里处有一个厚度极薄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 在地球上空20至30千米的同温层中,聚集着占自然界总量90%的臭氧,就构喜了大气臭氧层.虽然臭氧的质量只占整个大气层的1 距地球15~35km处,有一个臭氧层.关于臭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大气层中的臭氧层能够保护地球上的生物,这主要是因为臭氧层可以(  ). 臭氧(O3)主要分布在离地面l0km~50km的高空,形成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臭氧属于 (2006•益阳)在高空中有一层臭氧层,它吸收了太阳光中绝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臭氧的化学式为O 在高空中有一层臭氧层,它吸收了太阳光中绝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臭氧的化学式是O3,它是一种(  ) 臭氧的密度比空气大,为什么臭氧层里的臭氧不降到地面呢? 大气层中的臭氧层能够保护地球上的生物,这主要是因为臭氧层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