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源垂直向上对应地面的地方叫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0 15:26:17
A高空气压高,近地面气压低的地方空气就会做垂直下沉运动

如果不是正对热力环流的话,如果你学完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后,你就知道这两个选项是有问题的,注意一个概念,一般同一地点,越往高处,气压越低,因为是往高处的空气越来越来稀薄.A选项概念偷换,因为气压高和气压

下雨时.地面为低气压.此时地面的空气正在垂直向上流动.风都是从高压往低压流动.这二句话怎样理解.

下雨时,地面的气压比平时肯定低了.因为刮风总是气压的指示标,高压流向低压.所以雨跑到你这来下,你这里肯定低了.低气压密度就小,(一般来说就是热空气)肯定就向上浮.

地震波从震源向地面传播的速度特征是什么

口述的不详细,替你找了一点,地震被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横波是剪切波:在

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是什么

答案是:震源深度.容易混淆的一个概念是: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

震中距是地面一点到震源的距离吗?

不是,是地面某一点到震中的距离.震中是震源在地表的投影点.

四川大地震的震源在哪个地方(越具体越好)

我是四川的,我可以明确的简明的告诉你;汶川属于四川阿坝州管辖的一个县级城市,属于四川比较偏僻的山区县城,改县主要以羌族和汉族为主,人口10万左右.上车5.12地震震中在汶川的映秀镇.四川汶川地震8.0

将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由地面垂直向上抛出后,物体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若不计空气阻力,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

(1)物体向上抛出,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物体加速度a=-g,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0,即v末=0,则根据v末^2-v初^2=2as=-2gH得:v初=(2gH)^0

17.震中是指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在地面上的影射点,从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叫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的为中源地震.70公

17.震中是指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在地面上的影射点,从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叫震源深度在70-300公里的为中源地震.70公里以内的地震称之为:()

为什么地磁场的水平分量总是从地球南极指向北极,而竖直分量则南北相反,在南半球垂直于地面向上,在北半球垂直于地面向上?

地磁场B的水平分量总是从地球南极指向北极,而竖直分量南北相反,在南半球,则二十四、洛伦兹力多解问题⒈带电粒子电性不确定形成多解问题受洛伦兹

地震时,发生岩层断裂的地方称为(震中,震源,震心,断层)

震源.地壳深处发生岩层断裂、错动的地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震中附近地面运动最激烈,也是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叫震中区或极震区.地面上某处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距.震源至地面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垂直气压大的地方地面为什么冷一点?

你的问题应该倒过来说: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压大——空气是热胀冷缩的.在近地面的地方越冷,空气收缩就越紧密——地面气压就越大,而在高空造成的空气减少得就越多——高空气压就越小,这样垂直气压差就越大.

在距地面高度为15m的地方,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一个物体

你如果是这样子列式子,是否是带入V=30,但是如果是这样列就不满足能量守恒,你把它处于15M的高度这个条件给忽略了,你所提供的式子所表示的意义是当动能完全转化为重力势能时所处的高度H,但是要计算高度时

高空气压低 近地面气压低的地方 空气就会垂直下沉 对吗

不对.空气垂直下沉,导致高空气压低,近地面气压高再问:反过来不一样吗若按照我的说的空气会怎样运动谢谢奥再答:反过来不一样,因为大气在垂直方向的上升或下沉运动,才形成了高压和低压,主要成因有两个:冷热不

一般来说同样震级的地震,震源深度越大,对地面造成的破坏

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振动的地方称为震源.震源浅,影响面积会小些,但在受影响范围内的强度就极大;震源深,影响面积会较大,但造成的破坏却相对较少.所以说,同样的震级,震源越深,破坏越小

七年级上册地理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什么

海拔:地面某个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海拔也称为绝对高度.

什么叫震源深度?

从震源到地面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60千米以内的地震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300千米的地震为深源地震,震源深度为60~300千米的地震为中源地震.同样强度的地震,震源越浅,所造成的影响或破坏

候风地动仪的震源是什么?

震源到地面的垂直投影叫震中.这里受地震影响最强,烈度也是最大的!震源是地震发生的地方,候风地动仪是古代张衡发明的监测地震的仪器,(要强调的是,这也是地震之后能知道震中的大概位置并不能预测)两者之间的关

现在卫星发射的方向是垂直地面向上的吧

牛顿是这么设想的,在一个山顶上以水平速度V发射一个东西:根据平抛运动,当V比较小的时候,那东西会落在山脚附近,当V越来越大,那东西的落点就离山越远,当V大过某一个值,那东西就做圆周运动却不会掉落到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