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铜不溶于酸,硫化铁却可以为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0 22:36:09
硫化铜和硫化铁溶于非氧化性酸吗

CuS不溶于非氧化性酸,可溶于硝酸3CuS+8HNO3==3Cu(NO3)2+3S↓+2NO+4H2OFeS可溶于非氧化性酸,也可溶于氧化性酸FeS+2HCl==FeCl2+H2S↑FeS+4HNO3

硫化铜和硫化亚铜的化学式

硫化亚铜:Cu2SCu+1、S-2价硫化铜:CuSCu+2、S-2价用化合价写化学式,铜有两个价态,高价的正常命名,低价的在铜前面加个“亚”字.如:氧化铜:CuO氧化亚铜:Cu2O

硫化铁和硫化铜哪个可以直接制备?

直接制备是指使用两种单质制备吗?那都不行硫的氧化性较弱,跟金属单质的反应往往将金属氧化为较低价态,跟铜铁等反应生成硫化亚铜,硫化亚铁.而且没有硫化铁这种物质还是个问题,我记得Fe3+氧化性很强,也许在

硫化铜 硫化铁 溶解性

硫酸和硫化亚铁的反映是典型的强酸制弱酸,氢硫酸是弱酸,有大量未电离的硫化氢分子,于是逸出.硫化氢和硫酸铜反应是一个典型的弱酸制强酸的例子,硫化铜的KSP非常小,你可以吧它看做是和氯化银和硫酸钡一样的难

硫化锌溶于稀酸, 硫化铜 不溶,为什么?

本质上来讲,是与硫化锌和硫化铜的Ksp有关,CuS的Ksp远小于的ZnS的Ksp,两者相差12个数量级.其计算过程有些复杂,需要涉及到大学化学知识,如果你是高中生,知道上述原因便可.

硫化银能不能溶于硝酸

硫化银,灰黑色粉末,不溶于水)ksp:(2×10-49)),溶于硝酸,并溶于氰化钾和氰化钠溶液.溶于王水.原因是硝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够把得硫化银溶解在水中的硫离子氧化为高价硫,但是可能会得到硫酸银

硫化铁,硫化钠,硫化铜,氯化铁,哪个不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生成

硫化铁不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生成硫化亚铁

硫化铜和硫化亚铜是什么颜色的?

硫化铜黑褐色硫化亚铜灰黑色

硫化钾晶体溶于水化学方程式

4K2S+4H2O=8K++S2-+2HS-+H2S+4OH-再问:原理是什么呀?谢谢再答:S2-是弱酸根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独立存在,会与水中的H+结合

氧化铝 氧化钡 氧化银 氧化铵 硫化氢 硫化钠 硫化镁 硫化铜 硫化铝 硫化亚铁 硫化铁 硫化钙 的元素符号?

氧化铝Al2O3,氧化钡BaO,氧化银Ag2O,氧化铵(没有这种物质,只有氯化铵NH4Cl)硫化氢H2S,硫化钠Na2S,硫化镁MgS,硫化铜CuS,硫化铝Al2S3硫化亚铁FeS,硫化铁Fe2S3,

谁能帮我写出硫化钙,硫化镁,硫化钠,硫化银,硫化钡,硫化铝,硫化铜,硫化铁,刘华亚铁的化学式?

CaSMgSNa2SAg2SBaSAl2S3CuS对不起,不存在硫化铁这种物质,只存在硫化亚铁是FeS因为Fe3+会把S2-氧化成S单质,而自己变成Fe2+

氯化钡、硫化钡、氯化铁、硫化铁、氯化铜、硫化铜、氯化银是什么颜色?是什么颜色?

氯化钡无色硫化钡黄色氯化铁、硫化铁绿色氯化银白色参考资料:化学课本

不用任何试剂鉴别氧化铜,硫化铜和硫化亚铜?

称取等质量的三份固体,高温加热,无刺激性气味的是氧化铜,完全反应后冷却称另二种残余固体质量,质量不变的是硫化亚铜(Cu2S),质量减小的是硫化铜(CuS).(道理自己可以根据各自的化学方程式分析一下)

为什么铜离子与硫酸盐反应不沉降 ,而硫化铜不是不溶于酸的吗?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沉淀、气体、水生成.硫酸铜是可溶于水的,而硫化铜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可以沉淀出来,所以铜离子和硫酸盐不反应,硫离子可以和铜离子产生沉淀.

难溶电解质硫化亚铁,硫化铜,硫化锌中,有的溶于盐酸,有的不溶于盐酸,主要原因是

硫化亚铁、硫化锌能溶于稀盐酸,因为它们的KSP较大,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硫化氢,溶液中硫离子减少,破坏了硫化亚铁、硫化锌的电离平衡,则硫化亚铁、硫化锌不断地电离出来.而硫化铜KSP较小,只有极微量的

硫化铜溶于硝酸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CuS+4HNO3=Cu(NO3)2+SO2+NO2+2H2O浓3CuS+8HNO3=3Cu(NO3)2+2NO↑+3S↓+4H2O希

如何鉴别硫化铜,硫化亚铜和氧化铜

取等质量,在空气中充分加热,称量固体质量的变化、灼烧后称重氧化铜不变但不会产生刺激性气味之气体硫化亚铜不变会产生刺激性气味之气体不用试剂的三种化学方法?再答:不用

硫化铜硫化亚铜粉末的颜色与氧化铜相似,且都不溶于水它们在空气中被加热煅烧时都能转化为氧化铜和二氧化

引用他人答案如下:称取等质量的三份固体,高温加热,无刺激性气味的是氧化铜,完全反应后冷却称另二种残余固体质量,质量不变的是硫化亚铜(Cu2S),质量减小的是硫化铜(CuS).(道理自己可以根据各自的化

如何用铜和硫制出硫化铜(不是硫化亚铜)

Cu+2H2SO4(浓)=CuSO4+SO2↑+H2O条件:加热CuSO4+H2S=CuS↓+H2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