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古诗理解默写个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5 00:26:06
登幽州台歌的作者背景,以及古诗背景和翻译

登幽州台歌[1]  陈子昂[2]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3],独怆然而涕下[4].  中华书局1960年排印本《全唐诗》  【注释】  [1]这首诗写于万岁通天元年(696).由于契

《登幽州台歌》悠悠的意思、抒发的思想感情、古诗的意思

悠悠:渺远的样子.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

登幽州台歌是什么诗

《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诗.原文如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用的是辞赋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再问:是什么类形的再答:属于古体诗。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

《登幽州台歌》是谁的诗

原文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作者陈子昂唐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年),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

登幽州台歌感情基调,表现手法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扣住“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中的“怆然”可以看出来是悲凉的.  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

你如何理解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这首诗的意境创造?

首诗没有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而只是登台的感慨,却成为千古名篇.诗篇风格明朗刚健,是具有“汉魏风骨”的唐代诗歌的先驱之作,对扫除齐梁浮艳纤弱的形式主义诗风具有拓疆开路之功.在艺术上,其意境雄浑,视野开阔

你回答正确的话,我会给你+100分 《登幽州台歌》的理解

开风气之先的伟大他的才能被埋没,很多建议没有被主帅认可,在登高的时候,感到巨大无比的孤独,正是个人的孤独,当时武则天做皇帝,武则天的亲人从低级到高级更本不会用人才.所以自己要认真听课!

《登幽州台歌》中心思想

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以及对赏贤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也表达了人生的孤独感.

赏析《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奈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蓟丘览古赠卢

古诗登幽州台歌及意思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译文】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作者简介】:陈子昂(661-702)字伯玉

对《登幽州台歌》主旨的理解

陈子昂面对时间的永恒和空间的巨大,而觉得自己渺小,从而抒发了自己强烈的悲伤感.这首诗通过抒发诗人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正直、多才而遭遇困厄的知识份子遭受压抑的境遇,

《登幽州台歌 》 译文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译文】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作者简介】:陈子昂(661-702)字伯玉

登幽州台歌古诗繁体字文

登幽州台歌朝代:唐代作者: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後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再问:有没有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的繁体文再答:蝶恋花·答李淑一--毛泽东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

求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登幽州台歌》《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云》《早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幽幽

古诗《登幽州台歌》的诗句是什么?

答案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对吗?楼主!

古诗,《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作者: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读音分段: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 

《登幽州台歌》

直译  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  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  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  意译  回头看看哪有古代贤明君主的踪影,放眼望去也不见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