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秋思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戍守边难归的无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0 10:48:09
范仲淹在《渔家傲》一词中,揭示自己和征夫们想家却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勒:刻石记功.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渔家傲秋思》中“燕然未勒归无计”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什么感情?

燕然未勒归无计.“燕然未勒”指的是燕然山尚未攻下,而“归无计”则蕴含了作者对无功而返的不甘和无法归乡的无奈之情.

渔家傲秋思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求古代戍守边塞的诗人,和描写塞北风光或者军旅生活的诗歌.

【边塞诗人】王昌龄(699-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一说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擅长七言绝句,后代称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他的七绝与李白的并称为"

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杯浊酒,销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乡愁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而产生戍边将士借酒浇愁,但一杯浊酒怎能抵御乡关万里之思?表现了作者和士卒的矛盾心理

《渔家傲 秋思 》中表达自己和政人们想家却又不敢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什么?

这句话应该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其中“燕然未勒”指的是燕然山尚未攻下,而“归无计”则蕴含了作者对无功而返的不甘和无法归乡的无奈之情.

⑮、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 是:___________

①浊酒一杯家万里,燕山未勒归无计.②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③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家乡的怀念和忠贞的爱国情谊

渔家傲秋思表达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这种情绪主要是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婉曲地

渔家傲秋思作者介绍

提到范仲淹,人们很容易想到他那篇有名的《岳阳楼记》,而很少记起他的词作;同样,因为文章,人们大多认他作文官,而很少当他为武将.这首词,可以弥补这种认识的不足.  宋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

渔家傲秋思 翻译

译文一: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

李清照《渔家傲 》中表达诗人希望能达到自己理想的诗句是?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首词颇类似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首诗.

分析《渔家傲》 末句中的“白发”和“泪”所表达情感

运用互文手法,白发不单指将军,士兵也久戍不归,所谓“三军尽衰老,将军,征夫都因功业未成难以归家而悲伤流泪,情调悲怆,总收全词.摘自参考书,望采纳.

为什么人们喜欢自己的生日?(用英语表达)

http://in.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_ylt=AuHWNEI8KavrRaMIBaHxO8fuHwx.;_ylv=3?qid=200611131157

渔家傲秋思的主旨

宋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知州.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抚士兵,并招徕诸羌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这首题为

对渔家傲秋思提出的古诗赏析问题和答案

上片写景,描写的自然是塞下的秋景.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了延州的所在区域.当时延州为西北边地,是防止西夏进攻的军事重镇,故称“塞下”.“秋来”,点明了季节.“风景异”,概括地写出了延州秋

范仲淹在《渔家傲》中运用典故正面解释自己和征人们的思乡于报国心理矛盾的句子是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浊酒一杯家万里”,是词人的自抒怀抱.他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这“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也就是说,一杯浊酒,销不了浓重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