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或文学家的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0/07 03:43:43
科学家或文学家的故事,
简单的介绍这个故事(不要太多,10字最好)快!
简单的介绍这个故事(不要太多,10字最好)快!
科学家的故事
每个科学家都有他失败的一面,现在,我就来看一看科学家的故事.
故事一:
波义耳——怀疑派化学家
波义耳1627年1月25日出生于爱尔兰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个伯爵,家庭富有.在十四个兄弟中他最小.童年时波义耳并不特别聪明,说话还有点口吃,不大喜欢热闹的游戏,但却十分好学,喜欢静静地读书思考.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639至1644年,曾游学欧洲.在这期间,他阅读了许多自然科学书籍,包括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伽利略的名著《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这本书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后来的名著《怀疑派化学家》就是模仿这本书写的.
由于战乱、父亲去世、家道衰落,1644年他回国随姐姐居住在伦敦.在那里开始学医学和农业.学习中接触了很多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很快成为一位训练有素的化学实验家,同时也成为一位有创造能力的理论家.在这期间,他同许多学者一起组织一个科学学会,进行每周一次的讨论会,主要讨论自然科学的最新发展和在实验室中遇到的问题.波义耳称这个组织为“无形大学”.这个学会就是著名的以促进自然科学发展为宗旨的“皇家学会”的前身.波义耳是该学会的重要成员.由于学会的分会设在牛津,波义耳于1654年迁居牛津,在牛津,他建立了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并聘用了一些很有才华的学者作为助手,领导他们进行各种科学研究.他的许多科研成果是在这里取得的.那本划时代的名著《怀疑派化学家》是在这里完成的.这本书以对话的体裁,写四位哲学家在一起争论问题,他们分别为怀疑派化学家、逍遥派化学家、医药化学家和哲学家.逍遥派化学家代表亚里土多德的“四元素说”观点,医药化学家代表“三元素说”观点,哲学家在争论中保持中立.在这里,怀疑派化学家毫不畏惧地向历史上权威的各种传统学说提出挑战,以明快和有力的论述批驳了许多旧观念,提出新见解.该书曾广泛流传于欧洲大陆.
波义耳十分重视实验研究.他认为只有实验和观察才是科学思维的基础.他总是通过严密的和科学的实验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在物理学方面,他对光的颜色、真空和空气的弹性等进行研究,总结了波义耳气体定律;在化学方面,他对酸、碱和指示剂的研究,对定性检验盐类的方法的探讨,都颇有成效.他是第一位把各种天然植物的汁液用作指示剂的化学家.石蕊试液、石蕊试纸都是他发明的.他还是第一个为酸、碱下了明确定义的化学家,并把物质分为酸、碱、盐三类.他创造了很多定性检验盐类的方法,如利用铜盐溶液是蓝色的,加入氨水溶液变成深蓝色(铜离子与足量氨水形成铜氨络离子)来检验铜盐;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溶液混合能产生白色沉淀来检验银盐和盐酸.波义耳的这些发明富有长久的生命力,以至我们今天还经常使用这些最古老的方法.波义耳还在物质成分和纯度的测定、物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研究方面做了不少实验.在1685年发表的《矿泉水的实验研究史的简单回顾》中描述了一套鉴定物质的方法,成为定性分析的先驱.
1668年,由于姐夫去世,他又迁居伦敦和姐姐住在一起,并在家的后院建立实验室,继续进行他的实验工作.晚年波义耳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磷的研究上.1670年,波义耳因劳累而中风,之后的健康状况时好时坏,当无法在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时,他致力于整理他多年从实践和推理中获得的知识.只要身体稍感轻快,就去实验室做他的实验或撰写论文,并以此为乐趣.1680年,他曾被推选为皇家学会的会长,但他谢绝接受这一荣誉.他虽出身贵族,但他一生醉心的却是在科学研究中工作和生活,他从未结婚,用毕生精力从事对自然科学的探索.1691年12月30日,这位曾为17世纪的化学科学奠定基础的科学家在伦敦逝世.恩格斯曾对他作出最崇高的评价:“波义耳把化学确定为科学.”
弗莱明与青霉素
弗莱明出生在苏格兰的亚尔郡,他的父亲是个勤俭诚实的农夫,生了八个孩子,弗莱明是最小的一个.由于家道中落,他不能完成高等教育,十六岁便要出来谋生;在二十岁那年,承受了姑母的一笔遗产,才可以继续学业.二十五岁医学院毕业之后,便一直从事医学研究工作.
在1928年,弗莱明在伦敦大学讲解细菌学,无意中发现霉菌有杀菌作用,这种霉菌在显微镜下看来像刷子,所以弗莱明便叫它为“盘尼西林” (Penicillin 的原意是有细毛的) .从这时开始,弗莱明便对盘尼西林作系统的研究,到了1938年,盘尼西林才正式在病人身上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盘尼西林救活了无数人的生命.
弗莱明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他不尚空谈,只知默默无言地工作.起初人们并不重视他.他在伦敦圣玛丽医院实验室工作时,那里许多人当面叫他小弗莱,背后则嘲笑他,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苏格兰老古董”.
有一天,实验室主任赖特爵士主持例行的业务讨论会.一些实验工作人员口若悬河,哗众取宠,惟独小弗莱一直沉默不语.赖特爵士转过头来问道:
“小弗莱,你有甚么看法?”
“做.” 小弗莱只说了一个字.他的意思是说,与其这样不着边际地夸夸其谈,不如立即恢复实验.
到了下午五点钟,赖特爵士又问他:
“小弗莱,你现在有甚么意见要发表吗?”
“茶.”原来,喝茶的时间到了.
这一天,小弗莱在实验室里就只说了这两个字.
弗莱明像往日那样细心地观察培养葡萄球细菌的玻璃罐.
“唉,罐里又跑进去绿色的霉!”弗莱明皱了眉头.
“奇怪,绿色霉的周围,怎么没有葡萄球细菌呢?难道它能阻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细心的弗莱明不放过一个可疑的现象,苦苦地思虑下去.
他进行了一番研究,证赏这种绿色霉是杀菌的有效物质.他给这种物质起个名字: 青霉素.有了这个发现,人类又从死神的手里夺回许多生命.
每个科学家都有他失败的一面,现在,我就来看一看科学家的故事.
故事一:
波义耳——怀疑派化学家
波义耳1627年1月25日出生于爱尔兰的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个伯爵,家庭富有.在十四个兄弟中他最小.童年时波义耳并不特别聪明,说话还有点口吃,不大喜欢热闹的游戏,但却十分好学,喜欢静静地读书思考.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639至1644年,曾游学欧洲.在这期间,他阅读了许多自然科学书籍,包括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伽利略的名著《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这本书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后来的名著《怀疑派化学家》就是模仿这本书写的.
由于战乱、父亲去世、家道衰落,1644年他回国随姐姐居住在伦敦.在那里开始学医学和农业.学习中接触了很多化学知识和化学实验,很快成为一位训练有素的化学实验家,同时也成为一位有创造能力的理论家.在这期间,他同许多学者一起组织一个科学学会,进行每周一次的讨论会,主要讨论自然科学的最新发展和在实验室中遇到的问题.波义耳称这个组织为“无形大学”.这个学会就是著名的以促进自然科学发展为宗旨的“皇家学会”的前身.波义耳是该学会的重要成员.由于学会的分会设在牛津,波义耳于1654年迁居牛津,在牛津,他建立了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并聘用了一些很有才华的学者作为助手,领导他们进行各种科学研究.他的许多科研成果是在这里取得的.那本划时代的名著《怀疑派化学家》是在这里完成的.这本书以对话的体裁,写四位哲学家在一起争论问题,他们分别为怀疑派化学家、逍遥派化学家、医药化学家和哲学家.逍遥派化学家代表亚里土多德的“四元素说”观点,医药化学家代表“三元素说”观点,哲学家在争论中保持中立.在这里,怀疑派化学家毫不畏惧地向历史上权威的各种传统学说提出挑战,以明快和有力的论述批驳了许多旧观念,提出新见解.该书曾广泛流传于欧洲大陆.
波义耳十分重视实验研究.他认为只有实验和观察才是科学思维的基础.他总是通过严密的和科学的实验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在物理学方面,他对光的颜色、真空和空气的弹性等进行研究,总结了波义耳气体定律;在化学方面,他对酸、碱和指示剂的研究,对定性检验盐类的方法的探讨,都颇有成效.他是第一位把各种天然植物的汁液用作指示剂的化学家.石蕊试液、石蕊试纸都是他发明的.他还是第一个为酸、碱下了明确定义的化学家,并把物质分为酸、碱、盐三类.他创造了很多定性检验盐类的方法,如利用铜盐溶液是蓝色的,加入氨水溶液变成深蓝色(铜离子与足量氨水形成铜氨络离子)来检验铜盐;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溶液混合能产生白色沉淀来检验银盐和盐酸.波义耳的这些发明富有长久的生命力,以至我们今天还经常使用这些最古老的方法.波义耳还在物质成分和纯度的测定、物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研究方面做了不少实验.在1685年发表的《矿泉水的实验研究史的简单回顾》中描述了一套鉴定物质的方法,成为定性分析的先驱.
1668年,由于姐夫去世,他又迁居伦敦和姐姐住在一起,并在家的后院建立实验室,继续进行他的实验工作.晚年波义耳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对磷的研究上.1670年,波义耳因劳累而中风,之后的健康状况时好时坏,当无法在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时,他致力于整理他多年从实践和推理中获得的知识.只要身体稍感轻快,就去实验室做他的实验或撰写论文,并以此为乐趣.1680年,他曾被推选为皇家学会的会长,但他谢绝接受这一荣誉.他虽出身贵族,但他一生醉心的却是在科学研究中工作和生活,他从未结婚,用毕生精力从事对自然科学的探索.1691年12月30日,这位曾为17世纪的化学科学奠定基础的科学家在伦敦逝世.恩格斯曾对他作出最崇高的评价:“波义耳把化学确定为科学.”
弗莱明与青霉素
弗莱明出生在苏格兰的亚尔郡,他的父亲是个勤俭诚实的农夫,生了八个孩子,弗莱明是最小的一个.由于家道中落,他不能完成高等教育,十六岁便要出来谋生;在二十岁那年,承受了姑母的一笔遗产,才可以继续学业.二十五岁医学院毕业之后,便一直从事医学研究工作.
在1928年,弗莱明在伦敦大学讲解细菌学,无意中发现霉菌有杀菌作用,这种霉菌在显微镜下看来像刷子,所以弗莱明便叫它为“盘尼西林” (Penicillin 的原意是有细毛的) .从这时开始,弗莱明便对盘尼西林作系统的研究,到了1938年,盘尼西林才正式在病人身上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盘尼西林救活了无数人的生命.
弗莱明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他不尚空谈,只知默默无言地工作.起初人们并不重视他.他在伦敦圣玛丽医院实验室工作时,那里许多人当面叫他小弗莱,背后则嘲笑他,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苏格兰老古董”.
有一天,实验室主任赖特爵士主持例行的业务讨论会.一些实验工作人员口若悬河,哗众取宠,惟独小弗莱一直沉默不语.赖特爵士转过头来问道:
“小弗莱,你有甚么看法?”
“做.” 小弗莱只说了一个字.他的意思是说,与其这样不着边际地夸夸其谈,不如立即恢复实验.
到了下午五点钟,赖特爵士又问他:
“小弗莱,你现在有甚么意见要发表吗?”
“茶.”原来,喝茶的时间到了.
这一天,小弗莱在实验室里就只说了这两个字.
弗莱明像往日那样细心地观察培养葡萄球细菌的玻璃罐.
“唉,罐里又跑进去绿色的霉!”弗莱明皱了眉头.
“奇怪,绿色霉的周围,怎么没有葡萄球细菌呢?难道它能阻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细心的弗莱明不放过一个可疑的现象,苦苦地思虑下去.
他进行了一番研究,证赏这种绿色霉是杀菌的有效物质.他给这种物质起个名字: 青霉素.有了这个发现,人类又从死神的手里夺回许多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