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物理 > 作业

密度测量 快一点 急得火上房了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物理作业 时间:2024/06/11 17:02:03
称重法的密度表达式 3个 利用杠杆测密度表达式 1个 漂浮法测密度表达式 3个 一漂一没测密度表达式 3个
解题思路: 题目比较大,应该根据所学的知识合理的设计实验,并得出实验结论
解题过程:
一、称重法的三个表达式 1、称量法测固体: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
步骤: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
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2
计算表达式:ρ=m/(V2-V1)
2、称量法测液体:
器材:烧杯、量筒、天平、待测液体
步骤:1)、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
2)、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测出总质量M2;
3)、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
计算表达:ρ=(M2-M1)/V
3、称重法测固体

用弹簧测力计和水测量水中下沉物体的密度

步聚:1、用弹簧测力计测中空气中物体的重力G,

2、将其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3、计算密度为:ρ=Gρ/(G-F)
二、用杠杆测密度的表达式
使用器材:一个烧杯,水,一个不知重力的重物,细线三条,细木棒(当做杠杆)、刻度尺,一块待测物体。
实验过程:第一步:用细线把待测物和重物分别栓好,挂在杠杆的两端,杠杆的中间用细线栓好,并且挂起来,通过调整中间细线的悬点使得杠杆达到水平状态,用刻度尺量出中间悬点到待测物端的长度L1及中间悬点到重物端的长度L2;
第二步:将矿石浸没于烧杯中的水中(悬于水中,不能接触杯底),调整中间绳的拴点,使杠杆仍保持水平状态,这时再用刻度尺量出中间悬点到待测物端的长度L3及中间悬点到重物端的长度L4。
公式推导:设待测物的密度为ρ,待测物的体积为V,另一重物的重为G。根据第一次的杠杆平衡条件,可得出下式:
ρ×V×g×L1=G×L2 --------1式
根据第二次的杠杆平衡条件,可得出下式:
(ρ-ρ水)×V×g×L3=G×L4---------2式
将2式两边分别除以1式两边,再将L1及L3移到等号右边可得:
(ρ-ρ水)/ρ=(L1×L4)/(L2×L3)
将上式整理就可得到:
ρ=ρ水×L2×L3/(L2×L3+L1×L4) 二、漂浮法

1、漂浮的质地均匀的规则柱体
可用刻度尺量出物体的长度L1,让物体漂浮在水中,测出物体漂浮在水中时,测出物体露出水面的长度L2,设底面积为S,根据漂浮条件和所测数据,可推出密度ρ=ρ(L1-L2)/ L1。
2.测液体密度
可用刻度尺量出物体的长度L1,让物体漂浮在水中,测出物体漂浮在水中时,测出物体露出水面的长度L2,若再将其放入另一种待测液体中使其漂浮,测出物体露出水面的长度L3,根据漂浮条件,可求出待测液体的密度ρ液=ρ水(L1-L2)/(L1-L3)。
3.器材:刻度尺、圆筒杯、水、小塑料杯、小石块
步骤:1)、在圆筒杯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塑料杯杯口朝上轻轻放入,让其漂浮,用刻度尺
测出杯中水的高度h1;
2)、将小石块轻轻放入杯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h2;
3)、将小石块从杯中取出,放入水中,下沉,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h3.
计算表达式:ρ=ρ(h2-h1)/(h3-h1)
三、一漂一没
1.①往量筒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所对的刻度Vo;
②用线拴住木块,将木块放入量筒里的水中,待木块静止时,记下水面所对的刻度V1;
③用一根细铁丝对木块施加向下的压力,使木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水面所对的刻度V2。
计算木块密度的表达式:ρ木=ρ水(V1-Vo)/(V2-Vo)。
2.实验器材:天平、量筒、针
实验过程:(1)、用天平测物体质量m
(2)、在量筒中装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 1
(3)、用针将物体刺入水中浸没,读出体积V 2
推导及表达式:V= V 2-V 1
ρ= m/v=m/(V 2-V 1) 3.实验器材:量筒、水、 实验过程: (1)、量筒中装适量水,记下体积V1
(2)、将牙膏皮做成空心盒状,漂浮在水面上,读出体积V2
(3)、将牙膏皮捏成一团浸没在水中,读出体积V3
推导及表达式:V= V 3-V 1
漂浮时:G=Fg(V 2-V 1)
ρ=G/Vg =( V 2-V 1/(V 3-V 1) 同学你好,我从我的资料里整理了一下,方法应该还有一些,如有疑问,欢迎继续讨论,希望你学习越来越好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