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英语翻译谁能帮我翻译一下: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拍题作业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11 11:53:14
英语翻译
谁能帮我翻译一下: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兮,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1),终乎读《礼》(2);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3).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4),政事之纪也;《诗》者(5),中声之所止也(6);《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7).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8),《乐》之中和也(9);《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10),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注释〕
(1)数:与4.8“谨守其数”之“数”用法相似,指学习的具体科目.(2)《礼》:汉代称为《礼经》,是春秋战国时代一部分礼制的汇编.梁、陈以后称为《仪礼》.今传十七篇,通行本有《十三经注疏》本.(3)没:通“殁”.死.(4)《书》:《尚书》,汉以后又称《书经》,是上古历史文献的汇编.(5)《诗》:汉以后又称《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6)中声:和谐的音乐.止:存.(7)大分(fen奋音):要领,总纲.类:与“法”(规范)同义(参见1.14注(1)),但它与“法”字相对使用时,则指法的类属,即依规范类推出来的具体准则.(8)文:文采,花纹,引申指表现义的礼仪制度,如表示等级制度的车制、旗章、服饰、各种礼节仪式等等.《韩非子·解老》:“礼者,义之文也.”(9)《乐》:《乐经》,六经之一,据说它是附于《诗经》的一种乐谱,亡于秦.(10)《春秋》:是春秋时鲁国史官记载当时史事的编年史,相传孔子曾修订过.微:精深隐微,此指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孔子删订《春秋》时,通过隐微精深的语言来隐喻对人事的褒贬.
〔译文〕
学习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终结?答案是:从学习的科目来说,是从诵读《书》《诗》等经典开始,到阅读《礼》为止;从学习的意义来说,是从做一个读书人开始,到成为圣人为止.诚心积累,长期努力,就能深入,学到老死然后才停止.所以从学习的科目来说,是有尽头的;但如果从学习的意义来说,那么学习是片刻也不能丢的.致力于学习,就成为人;放弃学习,就成了禽兽.《尚书》,是政事的记载;《诗》,是和谐的音乐所附丽的篇章;《礼》,是行为规范的要领、具体准则的总纲.所以学到《礼》就到头了,这可以叫做达到了道德的顶点.《礼》的肃敬而有文饰,《乐》的中正而又和谐,《诗》、《书》的内容渊博,《春秋》的词意隐微,存在于天地之间的道理都包括在这些典籍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