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上井冈山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1 21:05:39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 的写景特点

诗中所写景物--------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写景的特点---------生机蓬勃,充满活力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阅读}(这是阅读题目,答案不要太长)

1.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在描述“新颜”时,词人摄取了几个典型的镜头:莺歌燕舞、潺潺流水、高入云端的公路.这里,视觉和听觉融为一体.“高路入云端”,既赞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也说

井冈山上的竹子在革命时期故事

1928年6月中旬,蒋介石调动湘赣两省10余万兵力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会剿”.为了打破两省敌人的“联合会剿”,毛泽东、朱德命令红军主力退出永新,集结到宁冈,同时命令红军三十一团佯攻湖南酃县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词中那些词押韵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1.分析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词句的含义?2.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体现了词人怎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宁冈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兰花坪.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中的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黄洋界地势雄伟险峻,举目远眺,群山起伏,云雾弥漫,白茫茫如同汪洋大海,而黄洋界就像是大海中的一个孤岛,因此人们把黄洋界叫作“汪洋界”或“望洋界”.由于地形和山谷环流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黄洋界气候多变,风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的问题?

《匡衡凿壁偷光》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

歌词找歌名!一首红歌有几句歌词是: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求歌名!

一九六五年五月 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再问:是不是有这样一首歌!!!我想知道这首歌是什么名字在哪里可以下到!!!网上没有这首歌貌似!!!再答:您好没有这首歌。网上只有诗朗诵。

江西井冈山简介井冈山简介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解放前,井冈山没有独立的行政建制,是一个“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的偏僻小山村;解放后,井冈山在党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概括该诗歌的写景特点

诗中所写景物--------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写景的特点---------生机蓬勃,充满活力.

重上井冈山 的阅读答案是什么?

1.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在描述“新颜”时,词人摄取了几个典型的镜头:莺歌燕舞、潺潺流水、高入云端的公路.这里,视觉和听觉融为一体.“高路入云端”,既赞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也说

井冈山上的翠竹分为几种

毛竹,泥竹,楠竹,丹竹,石竹,金竹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敢下五洋捉鳖的五洋指哪五洋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冰洋

重上井冈山的写景特点

自从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开创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至今(即1965年5月),屈指算来已有38年了.而第二年(即1966),“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要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怀念家乡再问: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再答:上阕,诗人一来就凌空扔出五个掷地有声的大字:“久有凌云志”,这几个字有怀念往昔从小到大的远大革命抱负,也有展望今天及未来的更壮阔的继续革命的理想。接着立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