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q是△adc的边bc上的点,且bp=qc,求证ab ac=ap aq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2 01:33:36
如图,点P,Q分别是边长1cm的正方形ABCD的边BC和对角线AC上的两个动点,点P从B出发,朝BC方向运动,速度为1c

(1).作PE⊥AC于E则△CEP相似于△CBAPE/AB=CP/AC正方形ABCD中AB=1∴AC=根号2又CP=1-XPE=(1-X)根号2*1/1S△APQ=y=AQ*PE/2=(-根号2/2)

点P,Q分别是边长为1cm的正方形ABCD的边BC和对角线AC上的两个动点

少一个条件:P,Q两点同时出发当两点同时出发时,经过路程之比等于速度之比,即AQ=PB*根号2注意到AC=BC*根号2,所有CQ=CP*根号2,三角形PQ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PQ与BA平行

如图,设点P是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ABC的边BC上一点,过点P作PQ⊥AB,垂足为Q,延长QP交AC的延长线于点R.当点P

在Rt△BPQ中,设PB=x,由∠B=60°,得:BQ=x2,PQ=32,从而有PC=CR=a-x,∴△BPQ与△CPR的面积之和为:S=38x2+34(a-x)2=338(x-23a)2+312a2

试一试.如图,已知在△ABC中,P是边BC上的一个动点,PQ‖AC,PQ与边AB相交于点Q,AB=AC=10,BC=16

作AD⊥BC于点D∵AB=AC=10.BC=16根据勾股定理AD=6∴△ABP的面积=1/2×x×6=3x∵PQ‖AC,∴BQ/BA=x/16∴△APQ的面积=3x(16-x)/16∴y=-3x^2/

如图,点P,Q分别是边长为1cm的正方形ABCD的边BC和对角线AC上的两个动点,点P从B出发,朝BC方向运动,速度为1

(1)PQ=1-x,所以△APQ以AQ为的高为(1-x)*0.5*2^0.5.y=0.5*(1-x)^2*0.5*2^0.5.;(0

点P,Q分别是边长为1CM的正方形ABCD的边BC和对角线AC上的两个动点,点P从B出发,朝BC方向运动,速度为1cm/

S△APQ=S△ABC-S△ABP-S△CPQ=1/2-1/2*X-1/2(1-X)*(1-X)=根号2/2*(-X^2+X),X

p,q分别是边长为1cm的正方形ABCD的边BC和对角线AC上的两个动点,点P从B出发

(1)作PE垂直AC于E.显然,AC=根号2,AQ=2X,BP=X,PC=1-X.角ACB=45度,所以,PE=CE=(根号2)/2PC=(根号2)/2(1-X).所以,y=1/2*AQ*PE=-(根

如图,点P,Q分别是边长1㎝的正方形ABCD的边BC和对角线AC上的两个动点,点P从B出发,朝BC方向运动,运动速度为1

1.由题意得y=1/2-x/2-(1/2)√2(1-x)²*√2/2=(-x²+x)/2,0≤x≤1.2.y=1/6=(-x²+x)/2,判别式=-3

三角形的如图1,电P,Q分别是等边△ABC边AB,BC上的动点(p不与A重合,Q不与B重合),点P从顶点A,点Q从顶点B

2)因为:△ABQ≡△CAP,所以:角BAQ=角ACP,故:∠QMC=60度3)因为:∠CBP=∠ACQ=120度,CB=AC,BP=CQ,故:△CBP≡△ACQ(SAS),∠QMC=∠CAM+∠AC

几何+二次函数题目,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边长AB=2,BC=3,点P是AD边长上的一动点(P异于A、D),Q是BC边

PE‖DQ,所以△APE~△ADQ,易知△ADQ的面积=矩形面积的一半=3由相似三角形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可得△APE的面积:△ADQ的面积=(AP:AD)的平方,可求出△APE的面积=1/3X^2

设BC是△ABC中最短的边,P是AB上的点,使∠PCB=∠BAC,Q是AC上的点,使得∠QBC=∠BAC.求证:△ABC

关键还是仔细画图,利用其对成性.1、过P点做BC的平行线,跟BQ延长线相交于P'点.2、过CP,BQ的相交点S,做BC的垂直相交线,交BC线于T点,交PP’线于R点.基于∠PCB==∠QBC,

P是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上的一点,过点P作BC的垂线,交AB于点Q,交CA的延长线与R

证明:∵AB=AC∴∠B=∠C∵PR⊥BC∴∠R+∠C=90,∠BQP+∠B=90∴∠R=∠BQP∵∠AQR=∠BQP∴∠R=∠AQR∴AR=AQ

已知:P是正方形ABCD的边BC上的点,且BP=3PC,Q是CD的中点.求证:△ADQ∽△QCP.

正方形中AD=DC=BC且角D与角C为90度由题意得:4PC=BC=CD=2CQ所以CQ/PC=2AD=DC=2DQ所以AD/DQ=2所以CQ/PC=AD/DQ且角D=角C所以:△ADQ∽△QCP

已知,P是正方形ABCD的边BC上的点,且BP=3PC,Q是CD的中点,求证:△ADQ∽△QCP

求分AD/DQ=2:1QC/PC=2:1所以AD/DQ=QC/PC交换内项AD/QC=DQ/PC又因为角ADQ=角QCP=90度所以△ADQ∽△QCP相似三角形有一种判断方式!是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对应成

如图,在Rt△ABC中,AD是斜边是的高,P、Q、R分别是边AB、BC、CA上的点,

如图,分别以AB、AC为对称轴作对称点Q“,Q‘,而整个图形BC’B‘C显然是一个菱形,因此邻边上的高是相等的,即DD’=MN,而根据对称性知PQ+QR+RP=PQ“+PR+RQ‘.因为:PR+RQ‘

如图,P,Q分别是RT△ABC的两直角边AB、AC上的点,M是斜边BC的中点,

没有图,但是可以按照我以下的步骤自己画图:延长QM到D,使得QM=MD;连接BD,连接PD.观察三角形PQD,PM是其的中线,同时根据题意也是DQ边上的高,所以可得三角形PQD为等腰三角形,PQ=PD

如图所示,在Rt三角形ABC中,AD是斜边上的高,P,Q,R分别是边AB,BC,CA上的点,求证:AD

作Q关于AB,AC对称点Q1,Q2∵PQ=PQ1,QR=Q2R∴PQ+QR+PR>=Q1Q2,(当P,R都在A点取等)∵∠Q1AB=∠QAB,∠Q2AC=∠QAC∴∠Q1AB+∠Q2AC=∠QAB+∠

D是△ABC的边BC上一点,过D点的直线交AC于Q,交AB延长线于P,AE‖BC,交Q于E,PD:PE=DQ:QE.求证

证明:1)因为AE//BC所以在相似△PBD和△PAE中,BD:AE=PD:PE=DQ:QE因为AE//BC所以在相似△QCD和△QAE中,DQ:QE=CD:AE故BD:AE=CD:AE得BD=CD,

如图,在Rt△ABC中∠C=90°,BC=6,AC=8,点P是AB中点,点Q是边BC或AC上的一个动点,线段PQ把Rt△

因为分割得到的三角形与△ABC相似P必与其中1个边垂直1PQ垂直与ACPQ=BC/2=32PQ垂直与BCPQ=AC/2=43PQ垂直与AC三角形APQ相似于三角形ACBPQ/CB=AP/ACPQ=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