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双峰干涉实验中,狭缝右侧光路上放置玻璃片,中央明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3 02:12:07
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实验中,灯丝和单缝及双缝必须平行放置,故A正确.B、干涉条纹与双缝平行,故B错误.C、根据干涉条纹的间距公式△x=Ldλ知,干涉条纹疏密程度与双缝宽度、波长有关.故C、D正确.故选:ACD.(2

利用光的干涉检查平整度的实验中条纹间距是多少?

检查平整度用的是等厚干涉,两个明纹直接,工件的厚度差为一个波长,明纹暗纹之间厚度差是半个波长,从三角关系就可以看出,厚度是倾角对的直角边,条纹间距是斜边,所以倾角的正弦值=厚度差/条纹间距,也就是条纹

双缝干涉实验中,光源一定要平行光吗?

不一定要求平行光,如果不是平行光,光程差要加上到达双缝之前的光程差.光程差=(R2-R1)+(r2-r1)如果是平行光,没有(R2-R1)

大学物理实验光的干涉物理实验报告怎么写

最近加拿大人做了一个突破性的实验你上网搜索一下weakmeasurementofsinglephotondiffraction

4.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在屏与狭缝之间紧靠下面一条狭缝处加上一块厚的小玻璃,在屏上

选C,下移.双缝干涉实验中,中央条纹对应的是光程差等于0的地方.现在在下面的狭缝上加上一块玻璃,这样使得下面那条光路中光程变大了.要使得上面光路中的光程等于下面的,中央条纹只能下移才能满足.你可以画个

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两亮纹间距离等于光程差吗?

光程差是指两缝到屏幕同一位置光程的差,在空气中就是路程差,而间距公式是跟缝宽度,双缝所在平面到缝的距离以及波长有关,所以不是.

物理 双缝干涉测波长在利用双缝干涉测波长的实验中,已知双缝到屏的距离为0.600m,两狭缝间距离为0.25*10 -3m

测出N条亮(暗)纹间的距离a,就可以求出相邻两条亮(暗)纹间的距离△X=a/(n-1).比如有4棵大树,这4棵树之间有3个间隙.所以N棵树之间有N-1个间隙.同理,n条亮(暗)条纹之间的间隙也是有n-

如果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探测光子的位置会怎么样?

feynman曾经说过:只有在一个装置中无法在物理上互相区分的状态才能干涉后来这个说法发展为:只要实验不提供区分的可能性,便有干涉,但如果实验提供可能,甚至不必放探测器去实测,干涉就消失了所以只要你试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通过单缝后能够同时照射到双缝上,这是由于光的

这两个是同一回事.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但是我认为,这两个都不是问题的答案.如果是直线传播,那么通过单缝后,光只能照到后面双缝的中间,而不能照到双缝.这里已经要用到波动理论了.光通过单缝后

双棱镜干涉试验中为什么双棱镜和光源之间要放一狭缝

光学实验中:为了清楚地研究光的性质,常常采用点光源或者线光源,如果用自然光,则,光的干涉现象会变复杂,所形成的干涉图像就会很模糊,不容易观察.此外,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在双缝的前面放一狭缝,有两个作

急求大学物理实验光的干涉实验思考题!

1.夹层内折射率不是介于透镜和玻璃板折射率之间,在透镜凸表面和玻璃的接触点上,空气层厚度为0,两反射光的光程差为λ/2,因此反射光方向上牛顿环中心为暗点.透射光方向与反射光条纹相反,因此透射光牛顿环中

在用双棱镜测光波波长实验中,双棱镜和光源之间为什么要放一狭缝?为什么缝要窄且严格平行于双棱镜脊才可以得到清晰的干涉条纹?

1,前面的狭缝是为了产生衍射,将光源发出的光衍射成柱面光,增大入射光的面积,使得更容易产生更多的干涉条纹.2,因为如果不平行,那么干涉条纹会倾斜,干涉面积下降,干涉质量降低.所有的一切都可以以双缝干涉

单缝衍射光强分布,硅光电池的进光狭缝狭缝对实验有何影响

因为硅光电池是靠在整个电池受光面积上积分来输出信号的,如果狭缝太小,信号将会很微弱,需要好的放大器;好处是精度会高.狭缝大了,信号会强,但是读光强分布的数据精度就不高了.

您好,老师,请教一下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光源s到两狭缝距离不等,屏上的条纹分布如何变化?图片中第一道题目

这个简单,本来光源是在中间对称位置的,如果光源上移,则干涉图样下移,条纹间距不变.同样,若光源下移,则条纹上移.

物理问题: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在狭缝s1和屏之间放入云母片,干涉条文将怎样移动?

用云母遮住S1相当于S1向S2靠拢,此时应看到零级条纹向上移动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用红光照射一条狭缝,用紫光照射另一条狭缝,屏上为什么不会呈现才色条纹

干涉是指相同频率的光在相位差不变的情况下相遇,一些地方持续增强,一些地方持续减弱的现象,红光与紫光频率不同故不能发生衍射现象,所以不会呈现才色条纹再问:可是,双缝很窄,难道不会发生衍射吗,两种颜色的光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已知缝A和B的间距为d=3.3mm,狭缝到光屏的距离L=3.0m,单色光的波长=500nm.

波动光学,一个条纹对应一个波长的光程差,干涉条纹下移N个条纹,就是光程差变化了N个波长.再问:那增加的光程为δ=(n-1)L=10.5λ是什么意思呢,直射率和L有什么关系再答:原来在空气中传播,光程为

在扬氏双缝干涉实验中,若用折射率为n的薄玻璃片将上面的狭缝盖上,则此时中央明条纹的位置与原来相比应

在上面的狭缝前放一个玻璃片,则通过上狭缝的光线的光程有变化,到达屏时的相位也不同.加上折射率为n厚度为t的薄玻璃片后,光程增量为nt-t=(n-1)t,相位落后的增量为(n-1)t*2π/λ.此时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