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面上C点,测得一塔顶A和塔基B的仰角分别是60°和30°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3 02:02:15
从A点和B点测得上海东方明珠塔顶C的仰角分别为38.3°和50,°AB=200m,求东方明珠塔的高度(精确到1m). 过

设塔高为h,塔底为点D,则AD=h*cot(38.3°),BD=h*cot(50°),所以AB=200m=AD-BD,解得h=453.6773m

要测量底部不能到达的电视塔AB的高度,在C点测得塔顶A的仰角是45度,

如图的立体图形中AB垂直平面BCDCD=40∠ACB=45度∠BDA=30度∠DCB=120度设AB=X则CB=X因为CD=40∠DCB=120度所以DB用余弦定理求得DB^2=x^2-40x+160

在距地面100米高的平台上,测得地面上一塔顶于塔基的俯角分别为30°和60°,则塔高为_____米

在距地面100米高的平台上,测得地面上一塔顶于塔基的俯角分别为30°和60°,则塔高为200/3

在塔底的水平面上某点测得塔顶的仰角为θ,由此点向塔底沿直线走30m,测得塔顶的仰角为2θ,再向前走103m,测得塔顶的仰

如图,依题意有PB=BA=30,PC=BC=103.在△BPC中,由余弦定理可得cos2θ=(103)2+302−(103)22×103×30=32,所以2θ=30°,4θ=60°,在△PCD中,可得

在地面上一点A测得一电视塔顶D的仰角为45°,沿水平方向再向塔底前进20米,在B点测的塔顶仰角为60°,求塔高CD

书上的例题,直接照搬照抄就行了.设CD=根号下3X,则AD=根号下3X,BD=X由三角行定律得:根号下3(根号下3X-X)=X,自己算答案.

在地面上C点,测得一塔塔顶A和塔基B的仰角分别是60度和30度,已知塔基B高出地面20m,则塔身AB的高为多少

40米.设塔与地面接触点为D,因为∠BCD=30°,∠D=90°,又B离地面20米,所以CB=40米;又因为∠ACD=60°,∠BCD=30°,所以∠A=30°,∠BCA=30°,得△BAC是等腰三角

按摩脑细胞在塔底的水平面上某点测得塔顶的仰角为A,由此点向塔沿直线走30m,测得塔顶仰角为2A,再向塔前进10根3m,右

此题考查三角函数,你先画图,在设未知数高度为h,然后利用30,10根3利用tan(2a)于tan(a)之间的关系,即二倍角公式,由于不好表示我就不列了,然后就可解答!

某人在C点测得塔顶A在南偏西80度,仰角为45度,此人沿南偏东40度方向前进10米到O处,测得塔A仰角为30度,则塔高为

∠BCO=80+40=120AB垂直于平面BCO三角形ABO为直角三角形,且∠AOB=30三角形ABC为直角等腰三角形,∠ACB=45设AB=x,则BO=√3xBC=x,CO=10由cos∠BCO=(

A,B,C,D都在同一个与水平面垂直的平面内,B,D为两岛上的两座灯塔的塔顶,测量船与水平面A处测得B点和D点的

先作图,把各点连接起来,BC交AD于点E,根据已知条件,求各角的度数(这个真的不难的)∠AEC=∠CED=∠DEB=∠BEA=90°,∠ECB=∠ACB=60°,∠EBA=∠EAB=45°,∠EAC=

某人在C点测得塔顶A为南偏西80°,仰角为45°,此人沿南偏东40°方向前进10米到D,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30°,则塔高

如图,设塔高为h,在Rt△AOC中,∠ACO=45°,则OC=OA=h.在Rt△AOD中,∠ADO=30°,则OD=3h,在△OCD中,∠OCD=120°,CD=10,由余弦定理得:OD2=OC2+C

小河对岸有一铁塔ab在c处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30°

设塔高x米tan30°=x/(x+20)√3/3=x/(x+20)√3(x+20)=3x(3-√3)x=20√3x=20√3/(3-√3)x≈27.32即,铁塔高约为27.32米.

某人在B点测得塔底A在南偏西80度,到塔顶A的仰角为45度,此人沿南偏西40度方向前进10米到C处,测得塔顶A的

在B点测得塔底A在南偏西80度,到塔顶A的仰角为45度=>塔高H=AB沿南偏东40度方向前进10米到C处,CA=Hcot30°=H*√3=√3AB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

已知山顶C处有一座电视塔CB,在塔顶B处测得地面上一点A的俯角α=60度,在塔底C处测得A点的俯角是β=45度,若塔高为

30(根号3+1),1不在根号里,你应该懂得再问:不懂,没学过,预习阶段,求过程再答:

如图,在地面上A点测得山顶上铁塔BD的塔顶和塔底的仰角分别为α=60°和β=45°,已知塔高BD=100m,求山高CD?

β=45°->CD=ACα=60°->BC=(3开方)*AC=CD+BD=CD+100CD+100=(3开方)*CD->CD=100/(3开方-1).

如图,山丘顶上有一座电视塔,在塔顶B处测的地面上A的俯角α=60°,在塔底C处测得A的俯角β=45°,已知塔高BC=60

设山高CD=x(米),∵∠CAD=∠β=45°,∠BAD=∠α=60°,∠ADB=90°,∴AD=CD=x,BD=AD•tan60°=3x.∵BD-CD=BC=60,∴3x-x=60.∴x=603−1

如图所示,在小山顶上有一电视发射塔,在塔顶B处测地面上一点A的俯角α=60°,在塔底C处测得A点的俯角β=45°,已知塔

设AD=x;根据题意:在Rt△BAD中,有BD=AD×tan60°=3x,同理在Rt△ADC中,有CD=AD×tan45°=x,则BC=BD-CD=(3-1)x=72,则x=36(3+1)米,又有CD

地面上有两座塔AB.CD,相距120米,一人分别在两塔底测得一塔顶的仰角是另一塔顶仰角的2倍,在两塔底连线的中点O处测得

设高塔高H,矮塔高h,在矮塔下望高塔仰角为a,在O点望高塔仰角为b.分别在两塔底部测得一塔顶仰角是另一塔顶仰角的两倍,所以在高塔下望矮塔仰角为α2,即tana=H120,tanα2=h120,根据倍角